各大高校會經(jīng)常用到實驗室反應釜設備進行實驗和化學反應,在這個過程中反應釜實驗操作方面存在著潛在危險。下面就一些情況介紹如下:
1、 對于加熱、生成氣體的反應,一定要小心不要成了封閉體系。
2、 應該小心滴加、冷卻的反應,一定要嚴格遵守,不要圖省事。
3、 反應前,一定要檢查反應釜儀器有無裂痕。實驗室反應釜對于反應體系氣壓變化大的反應,大家一般都會注意。但是,有些問題就是在你想不到的時候出現(xiàn)。小編在一次萃取的時候,量在2升左右,發(fā)現(xiàn)分液漏斗有一個裂痕,以為沒有問題。結(jié)果,在手中剛一搖晃時,就炸開了。20%的KOH溶液噴了我一臉,更可怕的是,溶液順著桌面進入插座,引起電源短路,然后引發(fā)火災。
4、 對于容易爆炸的反應物,如過氧化合物,疊氮化合物,重氮化合物,無水高人鹽,在使用的時候一定要小心,加熱小心,量取小心,處理小心。不要因為震動引起爆炸。舉三個例子如下:
某教授在有機所進修時,加壓蒸餾一容易分解的化合物,由于加熱沒有控制好,發(fā)生爆炸!
某博士導師生,在做關于過氧化合物的實驗時,用旋轉(zhuǎn)蒸發(fā)儀濃縮含有過氧化合物的溶液,完畢,不是小心地把空氣放入,而是一下子就通氣,結(jié)果由于空氣的撞擊引發(fā)爆炸,甲等殘廢。我們今天看到的現(xiàn)場的照片是:一截手指頭血淋淋地沾在玻璃上。
(2)配體的純度對于做不對稱催化的,以及利用配體來改進某些金屬催化反應的化學工作者來說,至關重要。但是,不同批次合成的配體,其純度由于采用原料的不同,或者純化 時所用的硅膠等材料的性能有所不同,就會導致反應的結(jié)果不能重復。如果前后配體的 純度有差異,或者溶劑等使用的不同,導致反應條件篩選前后不是在可比較的前提下進行,有可能導致一些好結(jié)果的埋沒